阿娜依——一部讲述苗族和侗族的原生态电影故事片
片名:阿娜依
导演:丑丑(侗族)
编剧:丑丑(侗族)
制片:刘泷
丑丑(侗族)
主演:丑丑(侗族)
成晓东(侗族)
王雪峰(苗族)
类型:剧情/爱情
摄制: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
出品: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
阿娜依:苗族姑娘的名字,阿是称呼,娜依在苗语里是芍药花的意思。芍药花是苗族人最喜爱的一种花,生命力强,可以观赏,还可用于做药材。
阿娜依,一个生长在苗寨里普通、善良的苗族姑娘,从小失去父母,跟着阿婆长大。因为受苗族文化的熏陶,五岁开始跟阿婆学习苗族刺绣,学唱苗歌。阿娜依用她泉水般透明的心、甜美的歌声、灵巧的双手和婀娜的舞姿诠释着她对这片土地和同胞们的爱。阿娜依的美丽、善良、执着、热情、真诚,让她得到侗族小伙阿憨对她一生一世不变的真爱。阿娜依,一个为了苗族和侗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默默奉献的平凡人……
《阿娜依》是一部讲述苗族和侗族的原生态电影故事片,故事的发生地在贵州高原东南部地区——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东南是一片神奇而多情的土地,勤劳、善良、朴实的苗族和侗族同胞世代居住在那里,他们有着真挚、超凡的人际关系和热情豪放的民族性格,他们与大自然和谐共处,过着与世无争、粗旷简朴的田园式生活。
丑丑,一个来自贵州山区的侗族姑娘,1983年出生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丑丑的妈妈是苗族,爸爸是侗族,她的身上流淌着苗族和侗族的血液,她是苗族和侗族的女儿。
《阿娜依》是丑丑导演的第一部电影故事片,她同时还担任该片的编剧、制片人、女主演和电影主题歌的演唱。
丑丑是苗族和侗族的骄傲,她是迄今为止,苗族和侗族历史上第一位、也是最年轻的一位电影导演。
丑丑是目前中国影坛最年轻的一位少数民族女性导演,她也是出生在80年代的第一位独立执导、并担任制片人、编剧和主演的青年电影导演。
丑丑不是专业的编剧,她不懂得过多的编剧技巧,不知道如何把一个故事编写得起伏跌宕、扣人心弦,她只是将自己对家乡、民族和父老乡亲那份最真诚的爱,融入到了剧本里。丑丑觉得首先是真诚,然后才是艺术,真诚地被感动,真诚地感动别人,真诚地去表达,才能创作出好作品。所以,丑丑只是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去描述她家乡、她的民族和在那里发生的故事。这个故事看似简单平淡,但耐人回味和思考。剧中人物都是生活中的平常人,他们却默默无闻地将苗族侗族文化代代相传,为苗族侗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奉献一生。
电影剧本《阿娜依》的创作难度很大,创作过程也非常艰辛。因为剧本要将苗族和侗族两个不同少数民族人的生活及民风民俗融入到一起。这对于一个当时才16岁(1999年),又没有创作经验的侗族姑娘来说,更是一件难事。为了使剧本更贴近苗族侗族的原生态生活,剧中的人物更鲜活,五年间她多次回到家乡贵州黔东南,只身一人到最偏僻地苗乡侗寨去采风体验生活。那里很多寨子都不通公路,丑丑经常是一个人走几十里山路从这个寨子窜到那个寨子里去,渴了就喝山泉水,累了就坐在河边的大青石上歇脚,晚上就住在老乡家的吊脚楼里,与他们同吃同住,一起劳作、聊天,一起唱歌跳舞。
凭着丑丑对电影的那份热爱和执着,还有对家乡对民族的那份真爱,靠着她坚强超人的毅力,感动了许许多多人,也得到了大家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丑丑常说,一个人在这世界上太渺小,一个人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得到了一群人的帮助和支持,其中也融入了一群人的心血和智慧。2004年,丑丑将剧本创作完成,并报送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和国家民委立项审查。剧本很快得到专家们的一致肯定,顺利审查通过,批准立项投拍。影片的立项和拍摄,自始至终得到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国家民委、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和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委、州政府,以及各相关部门、领导和各界人士的关注和大力支持。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电影《阿娜依》于2005年3月6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内开机拍摄。
以下为剧照
